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人保金服总裁谷伟:金融科技创新正在深度影响保险行业的转型发展

来源:金融界时间:2019-06-01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金融街论坛年会”于5月29日-30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未来金融—金融业的科技革命”,人保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谷伟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谷伟总裁从三方面谈及数字经济发展是保险行业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一,金融科技创新正在深度的影响保险行业的转型发展。第二,金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保险客户需求。第三,是科技创新是保险业竞争的焦点。

总体而言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底层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创新应用,使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跟保险融合并持续对行业赋能,已经成为整个保险行业加快商业模式变革的共识。以下为发言原文:


尊敬的杨涛主任、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2019(第八届)金融街论坛,并就未来金融——金融业的“科技革命”这个话题,与各位专家、同仁进行交流。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人保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中国人保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适应发展更多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来一个转变”。大力推动金融保险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创新驱动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是保险行业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

一、金融科技创新正在深度影响保险行业的转型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基因技术等多种呈现出指数级发展的技术,正合力改变全球保险业。前不久,中国人保董事长缪建民同志在金融40人论坛上发表了重要演讲,深刻指出目前保险行业正在面临保险业态“重构”、保险价值链“重塑”、保险体验“重新定义”、保险经营基础“重整”的困境。这也正是科技革命对传统保险行业转型带来的巨大冲击。

一是金融科技创新深刻变革保险业务流程。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的不断渗透,正在加快改变传统的保险销售、承保和理赔流程。比如,在销售端,场景化、平台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正在不断涌现和快速增长,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入口已经成为保险行业新的获客渠道;在承保端,传统直销渠道和数字化直销渠道依然是传统保险公司必须强化的核心优势,但能否实现“客户在线”和“移动交易”及“数字化连接”,逐步成为传统保险公司服务触达、产品复购和维系客户的关键;在理赔端,保险科技和反欺诈引擎正在嵌入人工理赔环节,保险行业理赔方式正在悄然变革,但随着一站式、自动智能理赔、快速理赔工具的普及应用和服务的连接,赔案处理流程将得到极大简化,基于“白名单”制度的线上化快捷理赔和授信理赔将得以落地应用。

二是金融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保险客户需求。随着金融科技创新的广泛应用,保险客户对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经济补偿功能,而更加趋向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专属化、便捷化。在寿险业,随着人的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客户在关注保险公司对人身事故赔付的同时,更加期待保险公司对生活质量的关怀。比如,美国恒康人寿保险公司去年9月宣布,将停止承保传统寿险,转而销售基于可穿戴设备跟踪健身和健康数据的交互式新型保险。在财险业,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驱动保险业创造高度定制化的保单,推动财产保险从损失后的赔偿转向阻止损害发生以及财产的复原和恢复转变。比如,基于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险定价不再只关注车型、车龄等从车风险因素,而更加关注驾驶行为、驾驶习惯等从人风险因素;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应用,更将从根本上改变车险的风险定价基础。

三是金融科技创新成为保险行业竞争焦点。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大背景下,得益于金融监管机构的有序规范和积极鼓励,金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保险行业新的竞争赛道。保险科技投资大幅增长。2018年,国内保险科技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42起,数量同比增长23.5%,共38家保险创业企业获得资本支持,4家专业企业一年内完成两轮融资,形势明显好于2017年。竞争主体日趋多元。近年来,几乎所有传统保险公司都启动实施了数字化战略,并与一线互联网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一批新涌现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在产品研发、场景销售、理赔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多元化探索。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公司、基于互联网的中介平台、专注保险赋能的技术服务公司以及知名互联网企业,都已经进入了金融保险科技的赛道,多元化的保险生态圈已经形成并在不断竞争融合中发展。

总体而言,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底层技术在保险行业的综合运用,使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跟保险融合并实现对行业赋能,已经成为整个保险行业加快商业模式变革的共识。

二、以金融科技创新构筑保险行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金融科技,未来已来。”在资本推动和科技革新的双轮驱动之下,金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作为传统保险企业,我们必须要知势而行、因势而动、顺势而为。

一是切实转变理念。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金融保险监管的不断趋严,保险行业新的竞争态势已经表明,单纯依靠人力、费用投入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成本、效率、服务的边际效用越来越低,必须依靠科技、业态、模式的持续创新,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保险行业生态,随着互联网企业等新的市场主体纷纷加快布局保险领域,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将成为未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只有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创新驱动,运用科技赋能保险,彻底放下原有传统模式下的产品竞争、渠道竞争思维,形成新的“互联网+”和“+互联网”背景下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竞争思维,构筑推动保险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

二是优化商业模式。金融科技创新,应当是最新科技应用与优化商业模式的结合。传统保险企业作为金融科技创新跑道的相对后入者,要跨越资源博弈型和利益博弈型的浅层次连接,坚定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用开放、连接、共赢的合作理念,以资本为纽带,打造与保险上下游和产业资本合作企业间的利益共同体,努力实现资源互补效应。可以通过公司联合发起、技术联合创新、市场联合推广、资本联合支撑,构建基于伙伴关系的商业模式,将传统保险企业对保险逻辑的深刻理解与互联网公司市场化的科技能力、流量、场景、客户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同创共赢。

三是聚焦战略重点。中欧商学院张华教授指出,“互联网+不是把传统行业生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让互联网融入价值链,改造价值链,整合行业资源,优化配置,掌握客户需求,按照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在推进金融科技创新过程中,保险企业要深度聚焦取得未来竞争优势的三个关键点:

首先,要聚焦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的保险企业而言,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的基础前提,就是实现数字化和在线化,即加速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用户在线”、“移动交易”和“数字连接”模式转型。坚定实施保险营销承保、理赔、服务各项业务的全链条数字化和在线化,是传统保险企业加速变革和适应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竞争的基础。只有实现数字化和在线化,保险企业才能与外部资源主体实现以信息流动为基础的网状连接和同步响应,达到真正以客户为中心的协同效应。要以提高效率、优化客户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统一的数字化账户体系,把对客户的精准画像、需求分析、产品提供通过数字化账户体系实时准确的呈现出来,从而把数字变成数据、把数据变成资产,挖掘数据的潜力、释放数据价值,真正实现从保单管理向客户管理的转变。

其次,要聚焦科技赋能。科技赋能与传统ERP的概念不同,不是简单的IT基础建设或者电商渠道开拓,而是内部管理视角和新兴技术应用的结合,是以科技创新支撑推动运营升级,从而大幅改变企业传统链条管理和运营方式的综合变革。简单讲,就是以“移动交易”和“客户在线”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对传统保险业务流程进行变革和优化,着力推动保险全链条数字化,在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部之间实现以信息流动为基础的网状连接,进而实现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收入增加等绩效目标。比如,在产品端用多维大数据辅助保险精算准确度量风险,进一步细化风险颗粒,实现产品创新和个性化定制;在营销端通过人工智能的精准画像、个性推荐和线上客服降低人力成本,优化客户体验;在理赔服务端以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快速定损和反欺诈识别等。

再次,要聚焦构筑生态。从更大的维度来讲, 保险是金融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是在特定场景下的客户选择,场景销售服务正在与独立的金融产品营销共同发展。未来,传统保险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不再是竞争和此消彼长的博弈,而是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资本、资源连接方式,共同搭建更好服务客户、连接更多客户的平台和桥梁,构建保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机制和多元价值网络,打造“保险+产业生态圈”,立足客户生活的不同场景,以“风险管理+财富管理”为核心,通过更有粘性、更具价值、更加全面的服务,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实现更强的获客和留客。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金融科技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而是体制机制、人才、技术的联合创新,是在企业战略总体指引下统一策略的政策支持、分工协作和保护一线创新积极性和大胆实践的系统性工程。特别是对于国有保险企业,走金融科技创新之路,面临着传统体制机制如何与新型业态连接、国企基因如何与互联网文化融合等全新课题。只有构建与国有企业传统相适应、同时符合互联网企业特点的独特运营管理模式,遵循互联网取得成功的关键规律、用市场化的方式去谋划、探索、实践,才能获得市场认可,才能取得可落地、可应用、行业满意、客户满意的创新成果;只有通过多元化、跨领域人才的碰撞融合,实现专业、资源、理念的共享,将对保险逻辑深刻的理解与互联网化的技术和机制相融合,才能催生活力倍增的化学反应。

4月11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同志调研中国人保时深刻指出,“保险业要严守定位,回归本源,转型发展,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导向,坚守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基本属性”。中国人保董事长缪建民同志在金融40人论坛上也明确提出,保险企业未来要努力成为“数字社会保障者、风险减量管理者、高品质服务的提供者”。总之,传统保险企业走向未来,必须加快利用数字科技装备自身,不断增强保险的存在场景,深入挖掘保险的价值功能,才能在激烈的金融科技变革中完成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历史重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保险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