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指引

金融知识普及月 l 保险知识微课堂

时间:2018-09-29

作为金融的一大分支 — 保险,一直备受广大群众的关注和喜爱。面对各种风险,很多人可能会想到用购买保险的方式来化解。然而小编发现,大多数人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误区,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析如何避免购买保险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重孩子轻大人


在消费投资领域,盛传这么一个价值链:


孩子 > 女人 > 老人 > 狗 > 男人


大多数家庭不管贫富,都十分重视且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这个消费观念同样也体现在了保险配置上。有些家长宁可自己的保险裸奔,也要把孩子的保险给上足了:医疗、重疾、年金、意外等等,能上的统统上,没办法,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嘛。

但是,小编要在这里非常严肃地敲下黑板: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配置!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购买保险最基本的原则是“先大人后小孩”,大人中则先保“顶梁柱”,也就是收入最高的那个人。为什么?

我们不妨结合一组家庭进行分析:


案例分析:

小保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每个月收入1.5万元,妻子收入6千元,孩子2岁了。如果小保罹患重大疾病,除了会面临高额的医疗开支、护理开支,还将导致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断流,妻子和孩子只能靠每个月6000元工资生活,孩子未来的学费更是毫无着落。因此在这样一个三口之家中,小保对家庭影响最大,是最病不起的那个人。


家长给孩子买保险无非是希望给孩子提供保障,给孩子一个确定的未来。但事实上,父母才是孩子最根本的保障来源。倘若孩子生病住院,即使没有保险,父母尚能抵御;但如果是家长出险,那孩子谁来保障?

此外,就重疾发病率而言,成年人也远比小孩要高的多得多。



误区二:重财产轻人身


“只有医保和车险”,这是普遍现象。每年投入五六千,为价值20多万的爱车上足了商业险,却未花分文,为无价的家庭成员购买人身险。

小编也曾和这些人聊过,有人说:“车子老在外边跑,感觉发生风险的概率高些”。真有交通事故了,难道就保车不保人么?退一万步说,车子老在外边跑,那人又何尝不是天天在“外边跑”,经常“连轴转”呢?说到风险概率,我们可以看一组对比:根据交通运输部和交管局数据,2016年中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864万,占机动车保有量2.9亿辆的2.98%;根据国家卫计委数据,2016年中国住院患者总人数已增至21560万,占总人口13.83亿的15.59%。所以,人远比车子脆弱的多,也金贵的多。所以,保险购买的第二个原则是“先人身后财产”。

也有人说:“我已经有医保了,所以不需要商业保险。”Excuse me?你确定么?医保“额度有限、药品有限、保障范围有限”,所以很多福利待遇好的企业会给员工上补充医疗险,但是涵盖的往往也只是起付线以下及自付一的部分,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还是不足。



误区三:重产品轻规划


小编在给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很多客户喜欢开门见山地直奔主题“你帮我推荐一款重疾险吧”,“你帮我看看这款产品好不好”。在刚入行的时候,小编会顺着客户思维,和客户就产品而聊产品,几次下来,发现效果不佳:还未摸清需求的主干,就已经陷入到比产品比较的细枝末节中了。如果需求把握的不准,产品比较的再多,最终不能解决问题,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保险购买的第三个原则是“先规划后产品”。

回到文章开头的对话,客户的顾虑其实是担心医药费付不起,然而在未经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客户就先入为主地去寻找重疾险产品。担心付不起医药费就该买重疾险么?有这种想法的人大多没分清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医疗险属于报销型产品,花多少,报多少,保额通常都在百万以上,可报销社保外的医疗项目和药品,如果担心付不起医药费,应该优先配置医疗险,大部分产品每年只需要几百元的投入即可;而重疾险的作用是补偿大病后无法工作的收入损失,保险公司一次性给付保额,赔款不限用途,可以用来支付贷款、子女上学、家庭日常开支等,保费往往较高。

保险作为转移家庭财务风险的金融工具,需要充分结合每个家庭的收入、预算、负债、人员结构、现有保障、健康状况等进行统筹规划,并最终确认:家庭现有的风险保障缺口在哪?风险值有多大?如何转移?

待方案明确之后,才进入到“选产品”的环节。先分析:这些产品保什么?不保什么?保障力度有多强?健康告知、投保规则、核保规则如何要求?然后,再结合自身的风险缺口,有针对性地去寻找最适合的产品。